台灣有理財人權嗎?
中國時報【陳一姍/特稿】
台灣人薪水不漲,想靠買基金賺點小錢嗎?但不好意思,受限於執政黨的「政治意識」,台灣人想靠買基金保本、掙自己退休金的「小小」願望,並不被執政者所看重。
去年花了納稅人大把鈔票召開的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做出國內投信海外基金投資大陸股票的比例,比照境外基金的「共同決議」。但這「牙籤縫」的開放,政府卻又拖延了一年三個月,還敢大顏不慚地掛上「一周一利多」,來跟外界邀功。殊不知,在這一年三個月裡,又有多少檔績效不錯的亞洲基金、大中華基金、新興市場基金,因為等不及金管會遙遙無期的放寬承諾,決定在台撤銷登記。
政府想要圍堵資金外流,限制投資大陸的比例,結果台灣人繞道海外開戶。國人對外投資渠道越來越少,一堆錢只好往少數還能買的標的下手,害得這些基金只得跟著下架。
在台灣有辦法人的,走法律邊緣,照樣追得上全球金融市場的漲幅,股價、匯價兩頭賺。沒辦法的人,只能望著越來越少的標的嘆氣。扁政府標榜人權立國,但裡面絕不包括買基金的人權,起碼守法的小老百姓不包括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