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3日

〈天下〉五大訣竅,慎選你的財富顧問

〈天下〉五大訣竅,慎選你的財富顧問
天下雜誌提供2007 / 06 / 22 星期五 20:59

具有專業認證的理專,不見得等於好的財富顧問,如何從銀行證券、保險業眾多理專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富顧問,成為現代投資人必修的學分。
根據美林環球投顧統計,在台灣高達一.三兆美元的家計部門資產中,竟有四○%左右集中在新台幣的現金或銀行定期存款;另外有三○%以上,則是自行投資股市。這樣的結果,似乎與民國七、八○年代的模式,沒有太大差異。
「這是很極端的保守跟極端風險,」美林環球投顧總經理程淑芬說,「台灣投資人應慢慢提升兩者之間的資產比例,也就是『有管理的財富』(Managed Asset),相對而言,較能穩健獲利。」
繼銀行業衝刺三百萬資產以上的財富管理業務之後,證券業、保險業也相繼加入戰局。原先熟悉的保險業務員或證券營業員,開始搖身一變,成為「財富管理專員」。
如何從銀行、證券、保險業眾多理專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富顧問,成為現代投資人必修的學分。以下是幾個判斷的要訣:
要訣一:四證照兩資格
金管會依據「財富管理應注意事項」,為從事相關業務的人員,訂定共同的遵循標準。不論來自銀行、投信或投顧業,要掛上「財富管理專員」頭銜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通過「四證照兩資格」的專業認證考驗,包含壽險證照、信託證照、產險證照以及投資型保單證照,加上證券高業資格和投信投顧業務資格的其中一項。另外,還要受過衍生性金融商品課程訓練。
富邦金控財富管理部資深協理陳怡芬比喻,「財富管理不只一個面向,專員不能只賣藥,要像家庭醫生一樣,具有內科、骨科、外科等專業之後,才能對症下藥。」投資人可要求理專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做為判斷對方是否適任的第一步。
要訣二:溝通過程是否專業
具有專業認證的理專,不見得等於好的財富顧問。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副總經理隋榮欣建議投資人,還要從雙方互動溝通的過程中,判斷理專是否盡責。
「可以直接問理專,假設我今天有五百萬,你要怎麼幫我規劃,」隋榮欣說,這時一個具有服務熱誠和正直特質的理專,應該會進一步確認顧客的金錢來源、財務狀況,以及包括家庭成員、職業和投資經驗等背景,再提出適當的建議。
「若是對方急急忙忙拿出投資組合的『菜單』,要你選擇,就代表他還不夠資格稱為好的財富管理專員,只能算是銷售導向的業務員,」隋榮欣說。
另一方面,顧客也有資訊提供的義務,「但台灣人有時候還是比較避諱談自己的財務狀況,」陳怡芬笑著說。她建議,在雙方建立基本互信後,消費者也應該主動而誠實地提供財務資訊,才能使財富顧問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要訣三:多比較,再決定
如何在銀行理專、證券營業員和保險業務員三大金融產業中做抉擇?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杜純琛建議,應評估自身的風險屬性和職業背景,以及平常的投資習慣,再下決定。
部份學者亦指出,中老年退休族風險承受度相對較低,加上與保險業務員可能往來較密切,因此較適合透過保險業尋找財富管理顧問。
證券業和投資銀行,具有即時性和對市場上投資標的敏感度,兆豐證券總經理張明杰說,「這是證券業吸引投資人財富管理的優勢。」適合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
而銀行由於具有帳戶優勢,若結合豐富的產品平台,搭配專業人士的建議,原則上適合所有投資人。
要訣四:品牌仍有參考價值
「貨比三家不吃虧」,也是重點之一,同一產業的不同企業,做法差異也可能很大。以金融商品來說,各銀行的商品平台大不同。例如富邦金控的財富管理只銷售自家保險和境內基金,中信等金控採取開放式平台。前者優點是對商品熟悉與掌握程度較高,後者則有選擇的多樣性,端看消費者如何取捨。
此外,不一定要迷信名牌,但也不要輕易相信來路不明的廠牌。
陳怡芬指出,近來境外投資盛行,部份投資人為規避海外投資金額上限,採用境外委託開戶,甚至委託機構代為透過私募基金投資海外標的,方法琳瑯滿目。但也因如此,許多人誤信不肖業者,將大筆資金交由來歷不明的資產管理公司,「被騙的話不但血本無歸,還投訴無門。」
至於明確受到國內法律規範,投資人也有一定保障的財富管理機構中,如何從中擇優?隋榮欣指出,可從幾個簡單的指標如專業理專人數、基本服務態度、商品的過去報酬率與選擇性做初步判斷。
而隨著來往增加,投資人可以觀察財富管理機構對於風險控管的重視程度,以及對投資人財務狀況的掌握與建議是否深入,做為是否續約的參考。
要訣五:長期往來建立互信
不論選擇哪家金融業者或某位理財專員,做為主要往來的財富管理顧問,在平均報酬和風險控制均可接受的條件下,維持長期的關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在國外,許多有聲譽的私人銀行,他們與客戶的關係常常橫跨數代,」哥本哈根私人銀行台灣區代表董瑞芝說,「這種彼此間相互了解信賴,共創財富成長的模式,可以做為台灣財富管理的示範。」
目前台灣財富管理銀行的模式是,客戶若達一定程度存款,開設財富管理帳戶,銀行會指定一位專任的理財專員服務。
「但今天你要是覺得這個不對味,是可以要求更換的,不見得要任由別人決定,」陳怡芬強調,寧可一開始就挑選好適合自己的專員,也不要頻頻更換,「否則理專和客戶永遠缺乏互信基礎,很可能就只是買和賣的關係而已。」
詳細全文請上天下知識網www.cw.com.tw
文/張翔一
一個好的理專不僅可以幫您量身訂做,提供適合您的建議幫您賺錢,但您自己也需要思考,畢竟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狀況的人,錢是自己辛苦賺的,"盈虧自負"不得不慎

2007年6月22日

日圓大貶!美元、英鎊、澳幣、紐幣全部走升

日圓大貶!美元、英鎊、澳幣、紐幣全部走升
鉅亨網編譯林賴穗/綜合外電‧6月22日06/22 13:10

由於投資人借進日圓,買進收益較高的美國、英國或是紐西蘭的資產,進行所謂的套利交易,日圓對美元貶至4年半的新低。
日圓本周對歐元創下歷史低價,對英鎊創下1992年9月以來的最低,對紐幣貶至20年新低。日本財務大臣Koji Omi(尾身幸次)表示,日本政策官員將小心觀察貨幣市場。
雪梨澳紐銀行的貨幣策略師Tony Morriss表示,「有報導指出,日本又有新一波的資金將流。」
東京時間中午11時27分,日圓對美元貶至123.95對1美元,創下 12月11日以來的最低價。本周以來日圓共計走貶0.4%。日圓今日對歐元報 165.91對1歐元,昨日稍晚報165.67,日圓曾於 6月19日貶至166.12的歷史新低。
美國國庫券的收益吸引日本的資金,帶動美元本月對日圓升值1.8%。美國10年期國庫券和日本債券的收益利差今日擴大到3.26%,為一個多星期以來所僅見。
日圓連續第 2周對英鎊貶值。由於英國央行行長Mervyn King 及其他 3位政策官員在 6月 6-7日的上次會議中,投票同意將利率自5.5%調高,英鎊上周報243.95日圓,本周進一步升值到246.89日圓。
對紐幣匯率方面:日圓連續第4周走貶,為4月20日以來跌幅持續最久的一回。紐幣最新報 94.67日圓,昨日報94.40。日圓對澳幣貶至104.95,創下1991年 10月以來的最低匯價。
東京住友信託銀行的外匯交易主管 Osao Iizuka表示,「市場的看法就是賣出日圓,因為日本利率很低。」「月底逐漸接近,和投信有關的日圓賣單將越來越多。」

台股漲翻天 REITs獨垂淚

台股漲翻天 REITs獨垂淚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2007.06.22 02:09 am

台股近日上演噴出走勢,各大類股同步走揚,惟獨不動產證券化商品 (REITs)逆勢下挫。法人指出,近期公債殖利率走高,使得固定收益商品吸引力降低,再加上國內商用不動產漲幅不如預期、相關法案修法延宕,導致原本停泊在REITs的資金出走。
在去年底曾點名推薦「富邦二號」、「新光一號」的瑞士信貸,近期看法翻空,將兩檔個股的目標價分別從上次報告的14.2元降為11.85元、13.6元降為11.9元。該報告在本月13日推出後,國內七檔REITs便烏雲罩頂,股價連日下跌。
研究員分析,國內商用不動產漲幅低於附近國家、國內REITs增購計劃不如預期、法令翻修延宕等是外資看淡台灣REITs的三大原因;相較於鄰近的亞太地區,台北市商用不動產租金過去一年的漲幅僅3%到5%之間,新加坡卻有三成漲幅、香港也曾創下五成漲幅的誘人水準。港、星等地只要辦公室地段好,租金就可以漲得很快,連豪宅也是,以新加坡而言,當地豪宅每年租金漲一成,帶動房價可上漲二成。
再者,在富邦一號辦理融資增購後,原本法人預期富邦二號很快也會跟進,但顯然不如法人預期。前年底通過一讀的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修正案,內容包括開放投資開發型不動產、開放追加募集,後者可使REITs以類似現金增資方式擴大規模,均有利提升報酬率。「不過,等了一年多還是沒有下文,說不失望是騙人的。」研究員說。
相較於新加坡政府幾乎每半年就翻修REITs相關法令,法人認為,台灣即便是通過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修正,還是無法與國際接軌;相形之下,新加坡已開始規範REITs併購的相關法令,外界估計新加坡REITs將於明年開始出現併購案,更使台灣市場的誘因降低。
另外,利率波動激烈,公債殖利率已升至2.5%,使得REITs等固定收益商品吸引力下滑。以富邦二號來說,近一陣子股利率曾降至3.5%,目前小幅回升至3.6%,倒是三鼎、駿馬等淨值已跌破10元,股利率反而升到4%以上。
據統計,國外法人將REITs視為股票替代品,大盤很熱時,REITs吸引力會降低,大盤不佳時,REITs會先漲,然後修正,等到大盤漲上去後,再出現補漲行情。若將投資時間拉長,REITs的趨勢比較接近股票,而非債市。
不過,研究員認為,不能因為最近台灣的REITs回檔就冒進,要等法令修正後,才有機會演出較強的漲勢。

2007年6月21日

紐歐元利率 差距大

紐歐元利率 差距大
【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
2007.06.21 03:05 am

永豐銀行昨(20)日調高歐元與紐元定存,使得國內各銀行1年期歐元定存利率已來到3.2%到3.6%,紐元1年期定存利率更達6.05%到6.65%。財富管理銀行主管建議,紐元近日受惠升息使得匯率上揚,但投資人要居高思危,反而是歐元以及其他亞元下半年可望維持強勢,建議續抱。
銀行理財專員指出,各銀行外幣活存與定存利率差異不小,消費者在投資時要多比較
,像是各銀行牌告的歐元活存利率由0.25%到1.45%都有,相差近五倍;歐元1個月定存也由1.5%到3.45%不等,差距十分大。
歐元利率來看,台銀、土銀、兆豐銀這些公營行庫最大方,給的利率都是市場前幾高,民營銀行中則是以永豐銀較高,中信銀在短天期歐元利率最「摳」。
紐元利率部分,各銀行也有約一倍的差距,以活期存款利率來看,最高的是土銀跟兆豐銀的1.9%,而最低的則是中信銀的0.8%,不到兆豐銀的一半。1個月期以上紐幣定存利率,各銀行普遍在6%以上,也只有中信銀稍低於6%。
永豐銀行財富管理主管指出,近來歐元及英鎊在創新高後下挫,但是歐洲的通貨膨脹並無惡化狀況,預料後續仍會因為實質利率還在中立水準,歐洲央行升息空間有限,加上歐洲企業盈餘數字表現不錯,經濟又穩健成長,歐元可望維持長線走升的趨勢,建議歐元可以續抱。
至於美元的部分,美國通膨仍在控制下,經濟成長率上揚,但因為整體單位勞動成本降低,生產端的壓力並不大,加上景氣仍處於緩和狀況,基本面未出現惡化,永豐銀認為,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來說, 維持目前利率水準是最有利的選擇,所以短期間內維持5.75%可能性最大,將會使得美元不致大幅走弱。
不過,對於紐元最近因為升息題材導致匯價上揚,銀行建議,投資人要居高思危,不要一味追求高利率,而忘記匯率波動的風險。
統一安聯副總經理楊承清也認為,投資人購買外幣應該是以分散資產幣別的角度布局,而不是想賺取利差,否則常會賠上匯差。

2007年6月20日

銀行拚財管 客戶成肥羊

銀行拚財管 客戶成肥羊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呂郁青、洪凱音、李淑慧/綜合報導】
2007.06.20 02:46 am

雙卡風暴之後,各大金控轉向無風險的財富管理業務,業者建置的「理財專員大軍」向民眾拚命推銷的結果是投資糾紛頻傳,有業者大膽預言,若不好好處理,下一波消金風暴恐怕會從理專與客戶間的糾紛引爆。
在一家擺設富麗堂皇的銀行財富管理大廳,有一位70幾歲的老伯伯很早就等在大廳裡,他是這家銀行的貴賓理財客戶,但坐了很久,沒有一個理專要理他。
這位老先生主要是希望拿回他的退休金。一、二年前他聽了這家銀行理專的建議,把幾百萬元的退休金通通拿去買結構債券,現在因為家裡要用錢,他想拿回來。但理專心知肚明,結構債券提前解約會折損二、三成的本金,沒有人敢幫老伯伯辦理解約。
銀行利差逐漸縮小,這幾年銀行逐漸將業務焦點轉往「財富管理銀行」,只要客戶資產在50萬元、100萬元以上就奉為貴賓理財客戶,幾家大型民營銀行的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每年都以30%到70%速度快速增長。
手續費亮麗數字的背後,卻是客戶拍桌子叫罵、申訴案激增、客戶與銀行之間信任關係破裂的代價。
一位年齡逾50歲的李媽媽,向某銀行申訴,四、五年前買連動債時,該理專當初沒有說要持有15年才保本,理專在賣連動債給她時,告訴她說頂多三、四年就可以出場。
李媽媽的連動債是首年配息8%,但拿了第一年利息之後,就再也沒有拿到利息,李媽媽想起理專說三、四年就可能可以出場,打電話跟銀行抱怨,想提前贖回,但是,銀行算算當下若解約,李媽媽戶頭只剩下一半資金。
李媽媽更火了,「當初不是說保本嗎?」怎麼現在又不保本了?當初跟她接觸的理專又已離職,無法對質,讓李媽媽覺得很受傷。
在銀行強大績效、分配業績壓力下,逼迫負責銷售的理財專員,不得不把高資產客戶當肥羊,一味的推銷商品,顧得了今天、顧不了明天。
常見四大糾紛類型
時常接到客戶申訴的金管會銀行局主任秘書林棟樑表示,常見的理專糾紛共有四類:一、理專本身對產品不夠瞭解,因此客戶也不清楚;二、理專故意隱瞞風險;三、理專沒有推薦合適的商品給客戶;四、理專挪用客戶的錢。
這些糾紛中都與商品交易的爭執有關,幾乎占申訴案的八成以上。台北富邦銀財富管理事業處資深協理陳怡芬以連動債券為例,當初連動債商品引入台灣時,剛好國內股市差、利率低,投資人看好連動債榮景,只是連結標的千奇百怪,買賣雙方可能都搞不懂,當投資人緊急要資金,卻面臨資產大幅縮水的危機,銀行一旦處理不當,很可能吃上官司。
除了商品面的糾紛外,銀行理專流動率高,也讓客戶很沒有安全感。理專離職原因,不外乎受不了壓力或其他銀行高薪挖角。客戶不免擔心資料外洩的問題。
弘利投顧總經理劉凱平觀察,銀行業的理專已成為「四季班」,也就是春、夏、秋、冬都在招理專。銀行找來一批理專,就開始賣商品,賣到過度,等到沒有人可以賣了,理專也活不下去離職,銀行又準備招另一批理專。「現在市場就是這個樣子。」
面對銀行理專糾紛多、流動率高的市場現況,主管機關金管會卻沒有統計相關數字。銀行理專人數有多少?哪一家糾紛特別多?整個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情況,金管會都沒有資料。
缺乏單一申訴窗口
到目前為止,金管會對於客戶申訴,也沒有單一窗口。若有客戶申訴,官員通常請銀行公會處理,處理不了,就看客戶申訴的是哪一家銀行,由主管同仁負責接聽電話,基本上,銀行局官員不會去調解,而是發文請銀行好好處理,並回報處理結果。
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了好幾年,一直到去年金管會才訂出財富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將此業務納入管理,動作顯然慢了好幾拍。不僅如此,訂了管理規則之後,理專糾紛特別多的銀行,金管會也沒有任何處置。
對此,銀行局的解釋是,財富管理是新的業務,糾紛不多,銀行有沒有依照「財富管理業務管理辦法」來做,檢查局會負責去檢查。
美傳銀行賠償案例
前蘇黎世集團台灣區執行長、國際顧問董事長蔣德郎指出,理財專員對高資產客戶「侵略型銷售」手段,已讓美國金融機構飽嚐苦果,近年來,在糾紛不斷的情況下,美國州政府出面協調集體訴訟案,已經有兩起判例,金融機構都得付出10幾億美元的代價,與投資人和解,理財專員很可能成為金融機構的票房毒藥。
蔣德郎表示,台灣財富管理銀行說穿就是賣基金、保險,以賺取手續費為目的,因而忽略投資人最佳資產配置、報酬率的立場,金融機構小心步入美國高額賠償的後塵。
「卡債風暴造成客戶與銀行雙輸,沒有人是贏家。現在銀行理專以產品銷售為導向、唯利是圖的經營模式,已成為下一個消金風暴的前兆。」
長期觀察台灣財富管理市場發展的劉凱平,提出警告。

2007年6月18日

歐洲大型股 投資主軸

歐洲大型股 投資主軸
【經濟日報╱記者徐慧君/台北報導】
2007.06.18 02:26 am

先前歐洲股市雖受到歐洲央行(ECB)升息衝擊,股價進入整理。但投信業者認為,在企業獲利、併購持續支撐下,加上良好就業情況,本益比較低的歐洲大型股依舊值得布局。
歐元區失業率最近來到歷史新低,企業和消費者信心均在六年高點,整體經濟展望持續樂觀。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表示,日前ECB調升今年歐元區經濟和通膨預估,經濟成長率由原估的2.4%調升至2.6%,今年歐洲經濟成長率可望超越美國,為2001年來首見。
此外,從去年就開始延燒的併購題材,今年將持續扮演股市重要推手。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統計,截至今年5月止,今年歐洲地區公布的併購金額已逾1.2兆美元,直逼去年1.6兆美元全年水準,產業包括礦脈、營建、航空、能源、電子、電信、媒體等,範圍極廣。
然而,富蘭克林投顧表示,歐洲經濟結構性的改變,除了創造出刮目相看的經濟成長水準,也增加了升息壓力,伴隨歐元區工資成本提高,貨幣供給持續增加,4月M3貨幣供給年增率高達10.4%,遠超出央行預設的4.5%上限,強化歐洲央行持續升息的決心
根據利率期貨顯示,在6月會議後,ECB仍有1至2碼的升息空間。雖然升息壓力仍在,但除非油價大漲等因素引發通膨失控疑慮,本波升息循環亦近尾聲。
至於一海之隔的英國,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認為,英國央行(BoE)未來有1至2碼的升息空間。不過,根據英國4月最新的RICS房市報告顯示,雖然英國平均房價仍呈上漲,但先前過熱的房屋銷售狀況已開始降溫,在供給仍持續成長下,英國房價應已逐步觸頂,亦有助未來物價漲幅不致大幅擴大。預期英國央行應採取緩步升息動作,並視未來經濟和通膨狀況來調整利率政策腳步。
在類股部分,富蘭克林投顧建議,由於歐股漲幅亮麗,投資人須慎防短線資金獲利回吐壓力,建議投資人透過增持防禦性色彩較為濃厚的民生消費類股,搭配併購題材策略,作為第三季歐股投資主軸。
根據湯姆森金融(Thomson Financial)統計預估,2007、2008年道瓊歐洲600企業獲利平均成長將分別為7.5%和9.1%,而在今年各類股中,則以科技、工業與原物料為獲利成長動能較佳的族群。
近期歐股再創六年高點後,本益比也出現揚升現象,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指出,目前歐股本益比約13.5倍,仍大幅低於歷史平均值約6%。

2007年6月17日

抗通膨 三大類境外基金神勇

抗通膨 三大類境外基金神勇
林志昊/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
全球市場對通膨的疑慮又開始了。今年以來,無論是日本、歐盟還是紐西蘭,都已透過升息來對抗通膨,就連美國也幾乎延後了原本市場預期降息的時程。但另一方面,開發中國家卻依然持續降息,寄望透過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活絡經濟。
對此業者表示,通膨問題在每個國家都不一樣,貨幣緊縮對股市雖是利空,但無論升息還是降息,只要能控制通膨,全球股市還是可以持續活絡。所以對於近期國際股市震盪加劇,投資人不妨以平常心看待。因此有業者指出,在溫和通膨的環境下,不管是全球股市能源、貴金屬或REITs等,在下半年都可望有表現機會。
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副理盧明芬指出,表面上來看,由於已開發國家對通膨的忍受範圍比開發中國家低,所以多半都是透過升息的方式來對抗通膨,而開發中國家對通膨的忍受範圍較高,因此有本錢以降息的方式來活絡股市。但即使如此,這也不代表已開發國家股市的後市就不如新興市場,所以就基金投資方向來看,未來布局全球,在風險控管上將更具效果。
遠東大聯投信也指出,短期的升息或許會對股市造成震盪,但只要通膨得以控制,升息並不會破壞當地股市的多頭結構。所以無論是已開發市場還是新興市場,布局當地股票基金仍可「穩穩的賺」。
友邦投信副總經理劉正毅補充,以中國領軍的新興市場,目前還是在持續輸出通貨緊縮,並輸入通貨膨脹,這一點從中國輸出的項目國際價格下滑、但進口項目國際價格飆漲即可看出。因此就短線來看,已開發國家股市在短線上的震盪會更趨激烈,所以若選擇佈局新興市場,尤其是兼具內需與原物料題材的拉美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也有資產管理公司表示,新興市場正在學習成熟國家的貨幣政策,讓經濟成長能更穩健,譬如泰國、印尼與巴西等;所以就趨勢來看,未來全球股市還是有榮景可期,尤其東南亞各國目前都有降息趨勢,所以布局新興亞洲基金,也可望有豐厚的收益。
總之,全球央行雖然抗通膨,但目前通膨狀況仍在控制範圍內,因此包含全球股票型基金、新興市場、能源與貴金屬、甚至是與股市連動強的新興市場債或REITs,都是投資人在升息年代中可參考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