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4日

四傻踢館 民進黨果然較會選舉

四傻踢館 民進黨果然較會選舉
中廣新聞/朱克威
費鴻泰等四名國民黨立委日前要求財政部長和第一金控總經理陪客前往謝長廷競選總部進行所謂的「會勘」,結果引發軒然大波,綠營藉機使力,為選情加溫,藍營滿臉豆花,狼狽道歉,網路輿論紛紛以「四傻」嘲諷當事立委,並且拿「四個傻瓜」比對「兩顆子彈」,推測對選情可能的影響
有民眾投書媒體從相對角度來質問國民黨,如果民進黨立委上門踢館,國民黨總部人員會有「擋住電梯,大喊救命,指控有人偷東西」的臨場反應嗎?而民進黨立委是否跟國民黨立委一樣,只會站在電梯裡傻笑,任人奚落?民眾還質疑國民黨的黨工是否有能力立即動員支持者到場包圍支援,藍營支持者敢不敢打砸警車、毆打立委呢?民眾也訕笑國民黨,恐怕缺乏「發言人昏倒,財政部長事後突然請辭,行政院馬上批准」的聰明機智。
不久前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徐佳青以「消防安檢」之名直搗馬蕭總部,結果這件事也被民眾拿來比較這次的「四傻事件」,並且質疑當時為何沒有國民黨人員指控她硬闖民宅偷資料,馬英九也沒有一臉委屈向選民抱怨「這件事在美國可以把她打死」「如果她偷走資料或放炸彈怎麼辦?」。
除了譏笑國民黨外,讀者網友也嘲諷民進黨「被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砸到頭,好久沒這麼來勁,好戲連台就要上場了」!
民進黨執政治國能力或許很多人質疑,不過選舉技巧和議題操作能力倒是不分藍綠一致肯定的。


希望在台灣的人民眼睛是雪亮的,我們需要的是是會操弄選舉沒有治國能力的政黨,奸巧的總統嗎?

骨鬆導致骨折 先顧好骨本

骨鬆導致骨折 先顧好骨本
【聯合報╱記者曾希文/台北報導】
2008.03.14 02:03 am

68歲的林阿嬤兩年前腰椎長骨刺,當時打了鋼釘固定治療,沒想到半年後,阿嬤腰背劇痛,原來是她嚴重骨質疏鬆導致鋼釘鬆脫,造成腰椎骨折。
務農的林阿嬤,最痛苦時連翻身都眼淚直流,只能臥病在床。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洪瑞國表示,脊椎骨折造成的下背痛,容易被誤以為是慢性疼痛,而骨質疏鬆的病患,若不先治療骨鬆,打鋼釘就像在土石流的上方蓋房子,地基不穩,房子自然倒塌,反而成為骨折元兇。
針對骨鬆骨折,洪瑞國說,應減少骨質流失或積極促進骨質再生。後來洪瑞國幫阿嬤移除鋼釘,植入人工骨,再用新的鋼釘固定,並每天注射副甲狀腺素,增加造骨細胞,防止骨鬆。嚴重骨鬆造成脊椎或髖骨骨折病患,健保給付副甲狀腺素,最多可治療18個月。
經過治療,林阿嬤骨折痊癒,也恢復精神體力,還能下田工作。但洪瑞國提醒,施打副甲狀腺素也有副作用,包括頭暈、冒汗,以及鈣質被骨頭吸收,出現抽筋、低鈣血情況。
洪瑞國建議,50歲以上停經女性或65歲以上老人,每三年應做一次骨質密度檢查,並固定追蹤。生活方面,秉持要活就要動,可以多散步;飲食多攝取牛奶、起司、小魚乾等,亦可服用鈣片保養。否則嚴重骨鬆的話,容易跌倒碰撞就骨折,甚至拿重物、咳嗽、打噴嚏、便祕上廁所用力過猛,都可能變成危機。

2008年3月13日

麻煩的退化性關節炎

麻煩的退化性關節炎
【聯合報╱李文吉/內湖康寧醫院骨科主任】
2008.03.13 02:47 am

1743年,波士頓麻薩諸塞總醫院醫師Hunter在給哈佛醫學生上課的講義裡寫道:「…關節軟骨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它一旦有了傷就永遠好不起來!」
(“…once violated…,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are a trouble some thing…they don’t heal!” )
1743年,北美還是殖民地。那時一般人平均壽命大約60歲,還不到退化性關節炎好發年齡。X光還要150多年後才有用乙醚麻醉開刀(現代外科的雛形,也在麻薩諸塞總醫院啟蒙) 是1846年以後的事,那時也還沒有骨科。
迄今265年,儘管醫學進步一日千里,但對退化性關節炎的解釋,還是不出Hunter當年的那句話。Hunter一針見血說出退化性關節炎的「罩門」,以今視古,觀察之敏銳,真令後人折服!
一直到今天,退化性關節炎治療主流不外是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症狀治療;等到關節障礙嚴重時,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1980年代,人工關節快速崛起,日新月異,曾有一段時間,醫界興奮地以為找到了退化性關節炎的「最後的解決方案」;但人工關節置換後10年、15年,人工關節組件中充當軟骨替代物的聚合樹脂可能磨損、固定骨泥與金屬植體間或金屬植體與骨頭間,也會出現鬆動或蝕骨等併發症,讓患者紛紛回籠,必須重新更換。
這些讓醫界省思,再度投入關節退化的基礎研究,想要找出「真正的解決方案」。
這些年來,醫界對退化性關節炎的病因機轉,有更深瞭解。目前認為關節軟骨一旦受傷,不論是壓力、過勞、磨損、創傷等,在關節內會啟動酵素生化作用,產生發炎與軟骨破壞,激化免疫細胞增生、聚集,帶動連環的炎性反應;同時也會引發反應性氧核素(ROS)的氧化途徑,加重軟骨破壞。研究也發現,因個體基因的差異性,而表現在膠原蛋白的特質,也在整體軟骨破壞上,扮演一定角色。
其中生化酵素所產生的連串炎性反應,來龍去脈已相當清楚,與其對應的酵素抑制劑,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COX-II藥物等效果、副作用與極限,都已明朗;基因、免疫與氧化途徑也逐漸解開,基因治療、免疫療法以及抗氧化治療應運而生,也在實驗室有了令人鼓舞的進展。
另一方面,臨床上軟骨細胞再生、培養、移植……等技術也愈來愈成熟,用來治療軟骨缺損也多有成功的報告。這讓我們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明天,抱著樂觀期待。
關節軟骨的耗用與磨損,原是大自然不可逆的法則,也是退化性關節炎為甚麼治不好的答案,但拜科技之賜,說不定有一天我們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作者亦為頭份為恭醫院骨科特約醫師)

有胃疾者 吃藥才需配胃藥

有胃疾者 吃藥才需配胃藥
【台灣新生報╱記者高碧蓮/台北報導】
2008.03.12 10:23 am

吃藥一定要配胃藥嗎?藥師表示,多數人認為西藥會傷胃,服藥時需配胃藥保護,其實這是錯誤觀念。即使服用少數會傷胃的藥品如阿斯匹靈、類固醇及非類固醇消炎劑等,也不是所有服用的人都會受到影響,往往是需長期服藥或患者本身原來就有胃部不適的症狀,醫師才會斟酌情況開些胃藥以降低刺激性。所以胃藥原則上能不吃就不要吃,如需服用時,最好先服胃藥後,再服用其他藥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藥劑科主任王淑孟說,胃藥包括有制酸劑、潰瘍癒合劑、抑制胃酸分泌製劑與抗胃部痙攣劑等。一般所稱的胃藥是指制酸劑,俗稱為胃乳、胃片,其所含成份不同,有鋁鹽、鎂鹽、鈣鹽或鋁鎂混合製劑等。
他說明,如胃酸過多導致胃部不適或疼痛時,胃藥可中和胃酸而緩解不適症狀。即使是胃藥也可能對人體引起不良反應,如鎂鹽會產生緩瀉作用、鋁鹽易產生便秘現象。
藥師王淑孟說,胃藥也會與一些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如會影響某些藥品的吸收,也會使某些腸溶錠提早在胃分解而失去作用等等。所以如需要遵醫囑,確實服用胃藥時,最好先服胃藥,約半小時至1小時後再服用其他藥品。
她表示,在服藥期間若有明顯因服藥而引起的胃部不適時,應請教醫師或藥師。另外如就診1位醫師以上時,要注意胃藥是否重覆開立,患者也須向醫師說明自己的用藥情形,以讓用藥更安全。

2008年3月12日

肉毒桿菌素 潛在的醫療風險

肉毒桿菌素 潛在的醫療風險
【聯合報╱曾繁穎/湘豐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2008.03.12 03:58 am

年初,類似我國消基會的美國消費者團體「公共市民(Public Citizen)」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提交陳情書,使消費者對於肉毒桿菌素的安全性質疑。
陳情書中指出,施打肉毒桿菌素的180例不良反應中,有16名死亡病例,發生於1997到2006年這十年間。進一步分析,這16名死亡病例,絕大部份是治療性注射,如腦性麻痺患者治療肌肉僵直,16歲以下的孩童有四位,並沒有人因為美容除皺而死亡。
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官方網站則強調,肉毒桿菌素在美容整形方面的功效與安全性,但仍提醒民眾注意可能有的醫療風險及不良反應:
眼皮下垂,眉尾挑起:
這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肉毒桿菌素將提額肌麻痺,可減輕額頭抬頭紋,但若藥物注射太接近眉毛,會導致眉毛低垂、眉尾上揚,甚至眼皮下垂。
嘴角歪、眼睛無法閉全:
可能因肉毒桿菌素擴散,影響上提嘴角肌肉,或麻痺眼部肌肉,使原本鬆弛的肌肉,譬如眼袋手術過的下眼皮麻痺,眼睛無法閉合。
以上兩種副作用會隨著肉毒桿菌素藥效消失,在數周內症狀就會稍為舒緩。
許多民眾擔心,局部注射是否引起全身性反應?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相關證據證明,肌肉神經異常者,如腦性麻痺合併肌肉僵直者,可能會發生致命的全身反應;但美容整形注射,因劑量小及注射部位,發生機率微乎其微。但公共市民團體仍警告,必須注意可能發生的吞嚥困難等不良反應。
去年美國美容外科學會統計,每年約有277萬人次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是非手術的美容整形項目之冠。從2002年4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皺眉紋可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後,的確讓許多怕動刀的愛美人士有更有效、快速的選擇,雖然效果只有短短的數個月。
但誠如該學會的理事長納海醫師所言:「身為一位專業醫師,必須信守以病人的安全與福利為承諾,所有的醫療步驟都有潛在的不良反應及後遺症,在治療前必須詳問病人病史,並充分告知及教育其間的利害得失。」

肉毒桿菌素難駕馭 可能有健康風險

肉毒桿菌素難駕馭 可能有健康風險
【中央社╱中央社台北十一日電】
2008.03.12 03:58 am

利用「保妥適」(Botox)等肉毒桿菌素撫平皺紋到底有多安全?針對此一問題展開的新研究顯示,與流行看法相反,這種毒素能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可能會對健康構成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施打肉毒桿菌素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整形治療之一,且逐漸應用於其他醫療領域,包括治療腋下流汗過度、大小便失禁、偏頭痛、中風和腦性麻痺兒童的肌肉痙攣等。
但此種毒素會造成臘腸桿菌中毒症狀,讓肌肉逐漸癱瘓,心臟和呼吸肌肉停止運作,最後導致死亡。醫界善用毒素能暫時癱瘓肌肉的功能,審慎使用微小劑量,供放鬆過度活躍肌肉,而獲得所要的醫療效果。
報導稱,肉毒桿菌素於二零零二年獲准使用於整形治療上,將微小劑量注射於顏面,能封鎖神經訊號和導致癱瘓,使顏面肌肉放鬆和撫平皺紋。各界廣泛推定該毒素只會停留在施打部位,因而很安全。但新研究結果與這類看法相反。
由科學家赫佐格領導的加拿大卡加立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肉毒桿菌素不若原先認定一般容易駕馭。研究結果於「生物力學期刊」披露。
研究團隊利用貓進行實驗,將肉毒桿菌素注射到貓腿背面肌肉,在充分發揮藥效的四週後,量測該部位肌肉以及週邊肌肉的力量。
報導引述赫佐格表示,「我們發現肉毒桿菌素輕易擴散至週邊肌肉,削弱該區域的全部肌肉。此結果與其他相關研究相符,那些研究早已顯示,肉毒桿菌素能穿透肌膜。我們的研究顯示,肉毒桿菌素也會影響週邊肌肉的運作。」
稍早前,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針對肉毒桿菌素嚴重副作用造成兒童死亡案例展開調查。目前FDA尚未建議醫生停止開出肉毒桿菌素處方,但正展開安全評估,並稱可能是劑量過高造成的。
但FDA警告,任何注射肉毒桿菌素者,無論是美容或治療目的,若出現肉毒桿菌中毒症狀,例如吞嚥或呼吸困難、吐字不清或肌肉無力等,均應立即就診。
生產「保妥適」的美國愛力根(Allergan)藥廠發言人表示,赫佐格使用貓進行研究,因而不適合就有關肉毒桿菌素的人類安全方面作出任何結論,且在實驗室使用的那種劑量,通常不會用於治療上。

2008年3月11日

保養膝關節 觀念正確 疼痛走開

保養膝關節 觀念正確 疼痛走開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08.03.11 09:21 am

一般中老年人常見的膝關節疾病-「退化性膝關節炎」,會由於年齡的漸長,加上長期過度站立或蹲姿,使得關節軟骨加速磨損,產生關節腔變窄、軟骨鈣化成硬骨(俗稱長骨刺)等結構性病變,造成膝關節功能受損,如無法上下樓梯、走不久、無法久站等,間接使生活品質下降,及個人體適能變差,如下肢無力、柔軟度不夠、走路容易喘等,影響了個人的社交活動。
物理治療師許鈺筠表示,要減緩膝關節疼痛,應有正確觀念,包括一.避免長時間讓膝關節固定在同一姿勢,如避免久站及久坐。應時常改變姿勢。二.避免增加膝關節壓力的動作,如跪坐、盤坐、蹲、上下樓梯等。三.養成運動習慣:游泳或在水中行走是平日運動最佳選擇,應避免下肢過度承重的運動如跳舞、爬山等運動。
許物理治療師特別設計一套簡易的居家運動,提供患者可以隨時動一動。一.抬小腿運動:平躺,在膝蓋下放一毛巾捲使膝蓋彎曲至三十度左右,小腿緩慢用力抬起將膝蓋伸直,停住五秒再放下,盡量早中晚各30-50次,依能力逐漸增加次數。二.抬大腿運動:平躺,將患側膝蓋打直再慢慢抬高大腿約四十五度,停住五秒再放下,盡量早中晚各30-50次,依能力逐漸增加次數。三.拉筋運動:坐在床上或地板上,膝蓋伸直,將腳板連同腳趾翹起,感覺大腿後側有拉緊感覺,停住約十秒後再放鬆,這樣的運動可一天早晚各做10-20下。但注意以運動時以「不痛」為原則,肌肉酸痛的現象在運動完畢後二個小時內應該消失。若超過二小時肌肉仍酸痛,即表示運動過度,下次應減少運動量。
持之以恆保持適量運動、並避免增加膝關節壓力的動作及姿勢,長期下來可減緩膝關節退化的情形,並減少疼痛。

2008年3月9日

新台幣升值並非萬靈丹 停滯性通膨嚴重性遠高於輸入性通膨

新台幣升值並非萬靈丹 停滯性通膨嚴重性遠高於輸入性通膨
鉅亨網記者江天佑‧台北03/08 18:31

通膨氣焰高張,全球聞通膨色變;油價連創歷史新
高、金價也逼近1000美元天價,而美國又傳來 2月就業
人數減少 6.3萬人,市場擔心美國將面臨1970年代的停
滯性通膨;台灣方面,也已陷入輸入性通膨泥沼當中,
而央行似乎有意藉新台幣升值來舒緩,但台灣是高度出
口國家,新台幣升值過速將削弱出口競爭力,反而可能
會栽進更嚴重的停滯性通膨。
所謂停滯性通膨,就是經濟停止成長,同時伴隨高
物價及高失業率;1970年代美國就曾發生,經濟嚴重衰
退,而通膨率高達 2位數,1979年聯邦準備會 (Fed)主
席一連串升息動作打壓通膨,聯邦基金利率一度高達
19%,但美國經濟依舊重創,失業率升到1930年代經濟
大蕭條以來的最高點。
國際原油從今年 2月初開始築底反彈,短短一個月
漲幅即高達 20%;儘管經濟學者認為投機客炒作使油價
飆高,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執意維持產油配額,
以及美國原油庫存水位大減及精煉油庫存減幅大增卻是
事實,加上國際美元弱勢,以美元計價的原油自然沒有
回檔的空間。
黃金一直是保值概念商品,雖然投機性也相當濃厚
,但隨著國際資金持續轉入商品市場,機構投資者買盤
帶動黃金價格近一步走揚;此外,國際美元走弱加上油
價攀高,避險動機也不斷推升金價繼續飆高,金價近 1
個月漲幅也有10%。
儘管 Fed主席柏南克在國會作證堅定表示不認為美
國有停滯性通膨的可能,似乎在為3/18降息鋪路;但 2
月份非農業人口就業人數減少 6.3萬人,且已是連續 2
個月減少,卻是不爭的事實。
美國 2月份就業人數減少也創下 5年以來新低,去
年12月及今年 1月就業人數也往下修正 4.6萬人,經濟
衰退的跡象相當明顯;柏南克捨通膨、救經濟的降息強
心針是否有效,還有待觀察。
英國及歐元區同樣受到經濟成長下滑,但顧及通膨
風險高於成長走疲,因此英格蘭央行與歐洲銀行 (ECB)
皆決議暫不降息。
英國 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率2.2%,未
來並有惡化的趨勢,短期通膨率可能飆上3%。
歐元區 2月通膨率為3.2%,與 1月相同,創下歷史
新高; ECB上修全年通膨預測至2.6-3.2%,同時下修經
濟成長預測至1.2-2.1%。
而由追蹤19種商品期貨價格的 CRB指數走勢來看,
就可以發現進口物價飆升對台灣造成輸入性通膨的壓力
, CRB在去年底開始呈現直線上升走勢,其中代表性的
原油、大豆、玉米、小麥等商品期貨連創新高。
台灣是物價的接受者,一但國際物價波動,立刻會
影響到國內,屬於淺盤經濟,因此政府壓抑油、電價格
,其實相當危險。
台灣政府一直避談輸入性通膨,但依據央行總裁彭
淮南對立法院財委會提出的業務報告中指出,今年 1-2
月 CPI漲幅約有 79%是受到進口商品物價上漲影響;顯
示政府不得不面對台灣正面臨輸入性通膨壓力的事實。
回顧當年石油危機,台灣也是陷入輸入性通膨,政
府違背市場機制,一昧壓抑物價上漲,擋不住之後使得
物價大漲,人民的感受更痛苦。
此外,台灣是高度仰賴出口的國家,央行放手讓新
台幣升值,雖然減輕輸入性通膨壓力,卻可能導致出口
不振,反而會發生停滯性通膨,問題將更為嚴重。
學者專家已提出警告,「凍漲」油、電價是最糟糕
的政策,應該回歸市場機制,千萬不能只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若將來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揚,新台幣升值並非
解決輸入性通膨的萬靈丹,現在應立即提出對策,避免
停滯性通膨才是上策。